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 謝泓
受原材料價格上漲、訂單不足、應收賬款回款慢、物流成本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散發等影響,中小企業正備受成本壓力加大、經營困難困擾。廣東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基礎上,結合廣東中小企業現狀,及時出臺《廣東省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提出7大方面25條細則,當中既有強化融資支持、減稅降費等解決企業當前現實困難的措施,也有加快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及體系化生態化數字化轉型等著眼企業未來進一步高質量的措施,針對性強、有力度、有溫度,相信能有效助企紓困。
廣東中小企業體量大,截至2021年底總數超630萬,約占全國1/7,是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支柱,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以下簡稱“省促進會”)成立十余年來,一直深耕服務廣東中小企業健康成長,對企業現狀、發展需求有較全面且深入的了解,省促進會認為《政策措施》中提及的政策精準抓住了企業痛點與需求,對促進廣東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下面,省促進會將結合在企業服務工作中了解到的情況,對《政策措施》的出臺給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一些理解。
一、聚焦款項支付問題,發力保障企業權益
一直以來,收款難制約著中小企業發展,備受關注?!墩叽胧穼Υ诉M行了重點關注,亮出了強有力的“解題法”。
去年12月,省促進會聯合《經濟觀察報》,進行了一次圍繞中小企業“賬期”的問卷調研。調研結果顯示:超70%企業在過去一年中有被拖欠款項;82%的企業認為,其所屬行業存在賬期過長的現象;超六成企業主表示,行業賬期困局正在加重。
針對相關情況,《政策措施》從暢通渠道、加大服務、加強監管等多方面著手,為中小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通過粵商通和廣東省政務服務網的廣東省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投訴與處理平臺,企業可進行投訴,并實時了解投訴辦理進度;建立辦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案件“綠色通道”,推動中小企業賬款回籠“提速”;組建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法律服務團隊,專門為化解中小企業欠款問題提供服務,為轉入法律程序的欠款投訴提供法律援助;對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開展專項治理;對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惡意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情節嚴重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針對中小企業應收賬款回款慢的一套“組合拳”,對加強企業權益保障是相當有力的。
二、加強人才培訓,助力企業打造“強軍”
人才是中小企業轉型發展的關鍵。積極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人才培訓,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經營水平與職業技能,有利于促進企業依法經營和規范發展,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省促進會多年來持續開展培訓服務,對此深有體會。
此次出臺的《政策措施》中明確要建立的多層次人員培訓體系,覆蓋企業發展多方面關鍵人才,包括核心管理人員、技術骨干、技術工人等,對企業打造一支有戰斗力的團隊有很大幫助。其中,提出推進“新粵商”培訓工程,每年免費培訓中小企業和服務機構中高層管理人員、技術骨干 5000 人次以上,這將培育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和正確發展戰略,勇于開拓、創新新時代南粵企業家,以及一批業務素質過硬的企業管理人才,從而推動我省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同時,鼓勵專業商協會針對中小企業急需人才情況積極組織職業技能資格開發及認定,體現了政府充分調動社會優質資源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理念,有助于實現更高效的企業服務。
三、重視“專精特新”,著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新未來
對中小企業而言,“專精特新”不僅代表著榮譽,更代表著未來發展趨勢和方向。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國家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目前工信部已共計認定476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今年計劃再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業。其中,廣東已有“小巨人”企業429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浙江的475家)。
制造業是專精特新企業的重點領域,作為制造業大省,廣東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尤為重要,一方面符合國家戰略導向,另一方面也與我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趨勢高度契合。省促進會近年來也開展了一系列“專精特新”服務,通過服務發現企業普遍希望在“專精特新”發展路上得到更多的支持。
本次出臺的《政策措施》中,省、市對“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獎勵或傾斜支持,并支持有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優先參與省級以上制造業創新平臺建設,這對中小企業堅持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有很好的激勵作用,也能帶動更多中小企業往“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四、推動上市融資,聚力助企業抓住黃金機遇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長期深耕細分領域,專業化程度高、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高,很多企業處于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發揮著強鏈補鏈的重要作用,這些企業是資本市場的優質標的。國家深化新三板改革,發揮北京證券交易所服務中小企業作用,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系列舉措反映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正迎來黃金機遇期。省促進會在服務企業過程中,也發現大部分“專精特新”企業對上市有強烈需求,并期待得到更完善的服務支持。
此時出臺有力的措施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融資,可說是及時幫助相關企業更好抓住機遇風口。在力爭5年推動300家中小企業掛牌上市融資的目標下,《政策措施》一是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投融資對接機制,讓企業獲取更多資源;二是重點引導省級基金、頭部券商對接“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讓企業獲得更專業的服務;三是拓寬融資渠道,加快企業上市步伐。
總體來看,無論是保障企業權益,還是加快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乃至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政策措施》中的每一條要么能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當前遭遇的痛點問題,要么前瞻性地為企業未來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從政策制定層面無疑是高屋建瓴的,而從措施可行性層面則是非常接地氣的,期待措施落地后我省中小企業營商環境、經營狀況、發展前景都有顯著的提升。